5.1环绕声短片《LONTANO》幕后专访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部5.1环绕声短片《LONTANO》,导演是吕浩然,他是参加我们首次“影像声音制作全流程工作坊”的学员,这部短片声音后期制作是全部由我们工作坊的学员完成的,由工作坊教学总监李哲老师在课程之余带领大家一起制作。关于这部短片声音制作的更多内容,请看我们接下来的专访与视频。
LONTANO
拍摄周期:6天
影片时长:14min
短片预告
短片制作缘由
李哲老师与三位学员在终混棚合照:高腾飞(声音剪辑)吕浩然(浙江传媒学院)徐思明(杭州师范大学)
这个短片的后期和混音是工作坊课程计划中的么?
李哲:不是。在我们全流程工作坊的一天中午课间浩然找我,说自己拍了个的短片,想让我看看声音怎么做,提提建议。
我说咱们去混音棚看吧(后来还有几个学生的短片作品,也都是在全景声混音棚看的)。对电影的理解学习从拉片儿开始嘛,如果有这个条件,声音当然要在混音棚拉片嘛。
一看我是有点惊讶,作为大二学生作品真不错,而且难得这是一个为大屏幕而生的作品,空间、时间都很典型,声音可以做好的话能让这部片子提升很多,声音的重要作用能体现得比较明显。
声音素材还是一些品质不太好的同期声,后期的工作量不少,我在下午课堂上就提了一嘴,问学员们有没有愿意一起来弄的,结果大家都很积极。不过我们工作坊课程时间真的紧张,连晚上时间都用上了,有时在教室会到22点,第二天9点多又开始上课,最多一天课程持续13、4个小时,每天量大而且累,没有时间再做其它片子。所以我们就定下来周日课程结束后,周一再抽一天来做片子,主要工作是由吕浩然、高腾飞、徐思鸣完成的。其它同学大部分都订了周一的票得回去,彭文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做了半天的工作。嘉嘉也有个自己的作品,那个作品缺很多动效,正好我们也上了拟音课,他和小吴就用我们的录音棚和设备做了一些拟音和补录工作。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在人类日常中,声音总是包围着我们,这也是与视觉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国内短片的创作中,5.1环绕声并不多见,虽然时间很紧,还是有必要做一部这样的标志作品,另外从技术角度,现在的前后期声音制作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个人制作5.1环绕声。我们老说声音不够被重视,是否从我们自己重视开始,能做5.1尽量做5.1,能做全景声尽量做全景声,当声音的创作提升了,是否别人才能更重视你。希望这样的5.1短片越来越多。
学员制作幕后照
声音设计
音效设计
学员制作幕后照
这个片子是大家在这次学习机缘下凑在一起做的,一开始是为什么想要参加制作的呢?
音效设计徐思明:其实就是想趁参加这次制作的机会能多学一点声音制作的知识,毕竟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才容易发现问题,而且还有李老师在旁边指导,是个挺难得的机会。
声音设计高腾飞:想体验一下研学中心一流的设备,并和大家交流学习。
有没有从课程中学习到一些应用的技巧?
徐:我觉得学到了老师在干活时的制作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从前期录音到后期混音都有涉及到,所以同期录音、对白处理、拟音、混音等方面都找到了该学习的地方。比如用Ambisonics录制环境声、用无线麦与枪麦的比例来调节人声的空间感,而非纯靠后期拉音量调EQ、混响;拟音要往大了做,这样不容易被掩蔽,可调整范围也广、用拟音加上资料库做出环绕声的声音效果等;混音时要善用单声道素材,以及混音的取舍问题等。
除了制作方面,另外还有录音文件整理、物料交付、工程规范等这些,虽然不与声音直接挂钩,但真的能省去很多糟心事儿。
高:对同期录音的相关知识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了解。对设备选用以及搭配思路有了基本概念,也对后期制作阶段中与前期录音部门的沟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使用了什么插件?
高:体验了sound radix公司的auto align post2插件,印象深刻,快速完美地解决了同期录音中挑杆话筒和无线话筒的相位同步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后期工作的效率,简直是对白剪辑师的福音。影视后期人员必备的武器。
选择音效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徐:片子本身不是剧情片,而且较为艺术化,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导演也说了不需要声音特别突出,缓缓进行即可,不能喧宾夺主,几处部分需要相对夸张。因此首先没有挑选特别“精致”的声音,尽量要保持一种“粗粝”的质感;再就是考虑了与场景的贴合度,并且找到场景中应该会有的声音再做取舍;最后是一些情绪、象征、加强意境的东西,希望让观众听起来每个场景都有它的“声音情绪性”。
这次选择声音素材所花的时间大多都在自然元素的声音上,因为既要找到贴合画面的,又希望它是带有一些生命力、情绪性且有意境的东西。而且镜头与镜头之间以及镜头内部的声音对比也很重要,因此同一种元素也要找到有对比的声音,努力制造节奏感的同时也要尽量让长镜头“活跃起来”(咱换一种表达就是说声音的变化会增添长镜头的流动性吧)。比如河流就找了湍急程度不同的声音,还有风声的大小变化,火声的低频轰隆声、噼里啪啦声、嘶嘶声何时出现等。
学员制作幕后照
有一些非现实的场景声音是怎么制作的?
高:充分利用5.1环绕声制式的特点,发挥其声场塑造上碾压双声道立体声的优势,使用环绕声混响,以及不断尝试声像操作带来的听觉体验,一遍遍与导演主创尝试不同的设置。比如不同的混响发送量 、不同的音量变化曲线、甚至直接让导演来上手操作,混录棚里的S6控台精准细腻的控制与反馈,可以让我们更加得心应手的把控全局。
徐:中间黑白部分姐姐回忆去世的弟弟的升格镜头是个非现实场景。先是铺了层在水底声音把明显像水声的频率切掉保留低频,再加了层厚重的whoosh声(whoosh声也是水底的声音,只不过切了高频加了混响)想要模拟出一种弟弟被某种东西包裹住、一跑动就奋力挣扎的感觉,在铺底的低频上加了侧链压缩,侧链信号是whoosh声。
然后是弟弟非现实的脚步声,选了偏重的脚步加了大混响,并且跑了几步后逐渐淡出,它在整个场景中是模糊的、若隐若现的。最后为了连贯镜头加了风声,风声也不是现实的风,画面中的风并没有这么大。黑白部分最后的电锯声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它在画外可以是森林里发出(想着要用场景中可以有的东西制造情绪与象征)。
弟弟死亡的场景音乐用声音粒子软件做了环绕移动,再加了层渐强的低音,这里是片子里声压最强的部分,给观众不舒服的感觉,形成压迫感。在镜头的最后加了混响,用低音与音乐中人声吟唱的混响尾音过渡到了下个镜头。
当最终输出录音的时候再看这个片子,跟最初的版本相比,心里有什么想法呢?
徐:丰富了、空间感更好了、人声清晰了、表达更完整了、更有意境了,不过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继续努力学习吧。
高:感觉就像将杂乱无章、缺乏融合的建筑材料,经过大家的努力,一起建造出了一座瑰丽堂皇的大厦,每一砖每一瓦都在他应该在的位置上,发挥着对整个主体的支撑作用。
导演吕浩然
导演手稿
这个作品是什么时候拍的?有多长? 这部短片其实是为下半年的长片做的一次视听练习,从初步构思到6.26拍摄完成用了六天,片长14min。 5.1环绕声和立体声在制作中有什么区别? 相比技术更大的区别在思维上,环绕声需要创作者对声景有更细腻的感知,听感是否正确,方位是否准确,看似是最基础的素养,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也说明了实地录音的重要性。 导演亲自混音,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这是导演第一次混5.1环绕声的作品,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吗? 我认为一定要时刻保证技术前沿,这在当下声音不被重视的创作环境中非常重要,尤其作为制片人、导演这类角色,要花更多的心思在声音上,这是从另一种角度切入电影,对你的创作有利无害。 不仅如此,导演也应该参与到声音制作中,尤其是独立短片,导演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实操往往能达到别人做不出的效果。当然,前提是需要有一定的声音思维。 对于这个片子,导演未来有什么打算? 得益于电影声音研学中心的支持,现在可以拿去参加一些影展了。 导演手稿
影片里的音乐是怎么考虑的,怎么去处理的?
三首配乐都是古典乐:巴赫BWV639,威尔第《安魂曲》选段和李盖蒂《安魂曲》选段。首先我认为这是一种态度——开头的两分钟黑幕就是如此——观众很难在我的片子中听到通俗音乐,尤其这次选用了李盖蒂的作品,这是一首近代音乐,不仅是普通听众,甚至专业圈也缺乏对这类创作的重视;其次,几乎没有电影配乐师可以在情感、音乐性上超越巴赫、超越勃拉姆斯、超越马勒。
它和素人演员一样,只要用的合适,就一定是作品中的重磅炸弹。因此只要调性契合,我都会坚持选用古典音乐。我希望这能逐渐传递出一种态度,始于电影,最终波及其他领域。
能否从导演或摄影层面展开说说?
出于各种因素吧,导演层面我觉得遗憾还是蛮多的。第一场戏的最后一个镜头在分镜本中会有雾气,是向上的摇臂镜头,但是由于设备问题没有做出来。第二场对空间的利用不充分,你可以去看塔可夫斯基《乡愁》的开头,也是一场教堂戏,他也是利用纵深、平面,人物却时刻处于运动中。看似简单,但实操起来,我们连大师的脚背都摸不到。
当然,这一场我们也有侧拍的跟镜头,也是因为设备问题没有拍出来,角度更单一了。废弃家中的第四场原本的设定是三个升格长镜头,将屋内三个空间串联起来,这时候设备又出问题了,一个长镜头都拍不成,只能硬生生的把它们分割,导致空间的联系弱了…不过作为样片来讲,摄影画面的观感还可以。我是很推崇古典形式的,越来越重的网生代视听总会给人们一种讲的很高级的错觉,但实际上什么都没讲好。
学员制作幕后照
团队合作
这次和大家一起参与短片后期制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高:优秀的团队配合是快速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必要条件,有些情况下可能一个人也能完成全部工作,但是如果有团队的支持,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发现更好的创意与思路,更能大大加快整体的制作进度。加上有经验的老师从旁指导,可以学到很多技术之外的、理念上的、需要摸索很久还不一定能领会到的经验与窍门。
与主创人员的直接沟通,更能精准的表达创作者的意图与想法。同时优良的硬件设施无疑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后期工作的体验。
徐:挺融洽的哈哈哈,虽然大部分时间我都只是在挑选声音素材,但学到了不少,发现了很多不足。是一次可贵的经历。
吕:“声音后期玩的就是插件”,李老师说的没错。同期尽可能收实,在对声景意识建立完全的基础上,空间感、方位感都是可以用插件做出来的。这次合作是难能可贵的经历,各位老师都非常专业,再次感谢大家。
学员制作幕后照
后期制作过程中使用用了哪些插件?
徐:FabFilter、RX、accentize、Sound Particles、Altiverb7、Halo Upmix、Insight 2
高:除了autoalign post2 还使用了accentize 公司的voice gate来降低噪音、提升台词的信噪比 。同时配合izotope公司的RX9一起处理噪音以及嘶声等工作。还有audioease公司的altiverb卷积混响插件 ,立体声音乐上变换5.1是用的Nugen公司的Halo upmix插件,其他均衡压缩等都是软件自带的。
对声音的理解是什么?
高: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视听语言这个范畴 ,其他方方面面都要求声音既能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独当一面、挑起整段故事的表达,又要在适当的时候退却到不易被察觉的角落,却依然能对整个作品构成极其有意义的存在。这之间的妥协权衡,没有金科玉律,都要视不同的作品去思考探索,才能不断地保持创造性,做出更有生命力的作品,而不会陷入枯燥无味的程式化量产中。
作为声音从业人员,除了自己能意识到声音的重要性之外,也要积极的与其他主创人员沟通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声音的表现力,从而在创作中有更多的关于声音方面的考量。这不仅是为了更好的作品,也是为了提升声音在整个后期制作中的地位。毕竟如果我们不去努力,很少会有人来主动注意到你(声音)。同时作为一个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工种,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念与技术水平,永远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印象深的一处声音制作?
徐:是教堂部分出现时,声音马上由立体声变为5.1 ,教堂钟声的变化尤为强烈。记得原来并没有这样考虑,录制总轨时越听越觉得开头音乐变换后的听感不太好 ,然后就索性将教堂之前的声音全变成立体声的。这样一来,由原来相对乏味的立体声变成了更具沉浸氛围的5.1,对比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
李哲老师与几位学员的课后聚会
您理解的混音是什么?在这个短片混音中印象深的事情是什么?
李哲:简单的说,混音就是你对影片世界里声音的理解和呈现。
印象深的是,在这个短片中,有一个牧师持续推近的长镜头,那需要对白的音量和空间同时做调整,作为混音学习,肯定是用S6控台一次性来完成。我自己简单推了一下,飞飞推了一下,然后我俩都觉得不满意。最后让导演自己推了一下,就非常好、非常合适,其实是他第一次上终混控台,但他的感觉最正确。
您在声音设计这方面做了什么?有哪些需要说的。
我基本没有直接去做,只是全程跟着提一些建议。
因为画面信息看起来比较单纯,还有些宗教化的感觉,所以就还是从影片角度出发,声音做的相对简单化,纯净一些,虽然有一定的学习练习因素,但还是完全按照制作一部短片的方式,依照导演的思路去做。影片里没有添加太多的花里胡哨的东西。
有个部分是黑白处理回忆画面,原来没有任何声音,这个是我比较对他们没谱的。这里的音效大部分是徐思鸣完成的,虽然相对限定的时间做比较慢,但做出来以后基本符合画面和导演的要求,最后我们只是替换了一两个风声,然后直接再完成混音工作。
前面说比较惊讶是指哪方面?还有哪些印象深的?
这个风格在国内的短片里并不多见,空间上有特点,那么也给了声音创作的可能性,方法大部分都是我们课堂上讲的,正好需要强化练习的。印象深的是导演非常喜欢古典音乐,用了很老版本的《安魂曲》,平时我个人很少听这些。而且时间久远品质并不好,也练习了降噪。
影像声音制作
全流程工作坊
影像声音制作全流程工作坊由电影声音研学中心主办,同期录音网与叮咚音频联合主办,罗德RODE、22DV提供部分同期设备赞助,AVID、Krotos、iZotope、羚羊等品牌提供后期软硬件支持。
本次工作坊课程依托于世界顶级场地和软硬件设备,对白/音乐录音棚、全景声电影混音棚实地授课,拥有国内顶尖的DAW教室,让学员们可以体验到真实的电影声音制作流程,力邀行业内一线大咖老师助阵授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让每位学员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声音制作实践。
更多全流程工作坊课程内容介绍请看:首期影像声音制作全流程工作坊回顾
如果对声音后期制作感兴趣可以加入我们“声音后期”讨论群讨论,加我们的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务必先介绍自己。
Audio groupon
来团-点击图片扫码进入
同期录音网
公众号|locationsound_cn
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