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响度相关定义,深入了解iZotope Insight2

在今天的电影声音研学中心第二期公开课中,我们会讲到响度,响度测量,响度软件插件计-Insight 2,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定义,下面我们将相关定义列举一下,不在课程内容中讲定义,大家也可以去详细查一下。

响度 Loudness

人耳感受到的声音强弱,它是人对声音大小的一个主观感觉量。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声音接收处的波幅,就同一声源来说,波幅传播的愈远,响度愈小;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声源振幅愈大,响度愈大。响度的大小与声强密切相关,但响度随声强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接近于对数关系。当声音的频率、声波的波形改变时,人对响度大小的感觉也将发生变化。

响度Loudness与音量Level

响度与音量是不同的,我们看到国内很多的定义解释,甚至包括百度百科都是错误的。

 

音量:声音的响度或强度;这是客观的。

响度:人耳、大脑感受的声音强弱;响度是主观的,是人类的感知。它还取决于其它声音因素,例如声音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所以,在我们影视制作中,响度就是听众(观众)对于声音强弱的感知。

关于测量响度:在声音创作中,根据不同的时代、类型、播出渠道,有不同的方法和测量标准,每种方法都旨在显示测量信号的特定特征。

 

响度测量的两种主要类型

  1. 时间点测量:测量信号电平和特定时间点
  2. 综合测量 :测量给定时间段内的平均信号电平

峰值 和 真峰值:测量特定时间点的信号电平。

LUFS 和 RMS :都是指定时间内集成的平均信号响度

RMS:当前信号的平均响度电平,在给定时间段内信号的平均强度。

LUFS(Loudness units relative to full scale:基于人类对响度的感知,在给定时间段内信号的平均响度电平。

LUFS 根据人类对响度的感知来测量平均响度,可以更准确地显示听众(观众)听到响度。这种基于人类听觉感知到的响度是影视及内容创作响度的核心问题。 

LRA (Loudness Range)响度范围 

ITU-R BS.1770 ,由ITU国际电联发布的一个测量响度的标准,基本上全世界的响度标准都基于此测量,它的最大特点是考虑了人头的声学效应等因素,不同的频率范围具有不同的权重。最新的 ITU 修订版是2015年发布的 BS. 1770-4。

峰值Peak计量与 平均RMS 计量 

True Peak ,峰值测量是在特定时间点。

K-System,由母带工程师 Bob Katz 提出的一套监听校准和仪表系统,集合了综合响度、监听与电平,最大特点是不以“0”为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