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基础知识365-第15课-声音的延迟
延迟就是将音源延迟一段时间后,再欲播放的效果处理。依其延迟时间的不同,可分别产生合唱、镶边、回音等效果,当延迟时间在3~35ms之间时人耳感觉不到滞后音的存在,并且他与原音源叠加后,会因其相位干涉而产生”梳状滤波”效应,这就是镶边效果。
如果延迟时间在50ms以上时,其延迟音就清晰可辨,此时的处理效果才是回音。回音处理一般都是用于产生简单的混响效果,延时、合唱、镶边、回音等效果的可调参数都差不多,具体有以下几项:
延时时间(Dly),即主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调整。
反馈增益(FB Gain),即延时反馈的增益控制。
反馈高频比(Hi Ratio),即反馈回路上的高频衰减控制。
调制频率(Freq),指主延时的调频周期。
调制深度(Depth),指上述调频电路的调制深度。
高频增益(HF),指高频均衡控制。
预延时(Ini Dly),指主延时电路预延时时间调整。
均衡频率(EQ F),这里的频率均衡用于音色调整,此为均衡的中点频率选择。 由于延时产生的效果都比较复杂多变,如果不是效果处理专家,建议使用设备提供的预置参数,因为这些预置参数给出的处理效果一般都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