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放牛班的春天》暖人配乐

影片介绍

国内重映定档海报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最佳原创歌曲提名的法国音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4K修复版正在全国热映。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自上映以来常年位列豆瓣电影排行榜top250,评分高达9.3分。影片传达的爱与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打动每个影迷的心灵。重温经典电影,感受治愈和救赎,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豆瓣评分9.3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影片深邃动人、触及灵魂的音乐与温暖人心、发人深思的剧情使影片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让这部影片在影史上留下了色彩清丽的一笔。该片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最佳原创歌曲(提名),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3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配乐、最佳影片(提名)等多个国际奖项,体现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预告片
配乐欣赏

音乐的魅力是无法言喻。观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无不对这部电影的配乐留下深刻印象。《放牛班的春天》的配乐是由四度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配乐的著名电影配乐师布鲁诺·库列斯(Bruno Coulais)制作,保加利亚著名交响管弦乐团演奏,搭配天籁般的童声共同传达温柔真挚的情感。
因其极高的辨识度,出色的艺术价值,自影片上映原声专辑《The Chorus》就蝉联数周法国排行榜冠军,美国古典音乐专辑排行榜亚军。影片中的唱诗班更是因为超高人气开展了巡回演唱会。时至今日,这些音乐仍获得人们的喜爱,影片也通过这些音乐营造出诗意般的氛围,使人们更加理解电影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Vois Sur Ton Chemin》(遥望你的路途)是影片中马修老师为孩子们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歌词大意:“看看你经过的路上,孩子们迷了路,向他们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步向往后的日子,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中的热忱,荣耀之巷……”就像歌曲所唱的那样,“塘底”的孩子们原本的生活沉闷绝望、毫无生机,因为他们大多都是父母离弃,缺乏关爱和教育的“问题儿童”,他们或许顽皮或许喜欢恶作剧,但却不乏善良的本性。性格沉稳善良的马修老师以他的包容和关爱,带领孩子们一步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像冬日升起的太阳那般温暖的希望。
影片多处出现了这首插曲,从夜晚马修老师用爱去创作,到孩子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曲调悠扬、节奏婉转,加上孩子们天籁的歌声,更是烘托出影片爱与包容的整体气氛。

第一排右二:皮埃尔·莫昂克
影片的另一个主角皮埃尔·莫昂克,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的同时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性格,影片故事正是由他的视角展开的倒叙。合唱团里有许多性格迥异,天分不同的孩子,马修老师在为每个孩子分声部的时候,发现了莫昂克惊为天人的嗓音和天赋。在马修老师的循循善诱下,莫昂克最终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方向,成为了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剧中的马修老师配合莫昂克的嗓音写出了这首独特的歌曲《Caresse sur l’océan》(海面上的清风),这是一首独唱和合唱相结合的歌曲,开头平静恬淡,伴随着圆号和单簧管柔和的旋律,莫昂克的领唱和孩子们的合唱使人如沐春风,生活的阴霾在这一刻全部消散。

《Lueur d’été》(夏日的微曦)是全片最为轻松明快的歌曲,“泪水已抹去,夏日的微曦,驿动的梦,一切在跳跃,一切变得明亮,荣辱恐惧抛诸脑后,孩子们的恐惧,了无踪影。”马修老师为所有人带来了改变,孩子们脸上挂满了笑容,就连保守古板的校长都难得的表现出欢乐的一面。

然而好景不长,因问题少年蒙丹逃避处罚,残暴的校长迁怒于合唱团,勒令将其解散。马修老师只好带着孩子们在地下室偷偷地进行。《In Memoriam》(追念)创作于此,这是一首宗教歌曲,歌词出现在和声上,莫昂克独唱的主旋律部分是不带歌词的,他的声音像是一把小提琴游离在各个声部之间,宛如飞翔在天堂云端的天使,为这庄严肃穆的歌曲带来一份更为奇妙的感觉。
伯爵夫人莅临教养院观看合唱团表演时,莫昂克因为向马修老师头顶扔墨水的无礼行为暂时失去领唱的资格。演出时,落寞的莫昂克只能呆呆站在旁边,当歌曲进行到第二部分时,马修老师伸手示意莫昂克加入。这首歌曲正是悠扬宁静的《La Nuit》(夜晚)。曲调庄重而静谧,莫昂克空灵的嗓音越发自信,传达着他心中的自豪与感激。音乐是有力量的,没有什么比真挚的情感更加有力。

全片最动人的部分当属孩子们送别马修老师的场景。马修老师带着孩子们外出郊游之际,问题少年蒙丹放火烧了教养院,愤怒的校长因此开除了马修。临行前校长阻止孩子们目送老师,将他们拦在古堡内。孩子们便用自己的方式向马修告别,折了一只只写着祝福的纸飞机扔出窗外,唱着最后一首出自马修的歌曲《Cerf-Volant》(风筝)。温暖优雅,充满希望。爱与救赎的主题在此刻表达得淋漓尽致,孩子们都会有自己充满阳光的人生旅途。
全片不同的音乐贯穿始终,伴随着不同的故事情节,将本片所展现的人文关怀尽数体现,布鲁诺·库列斯不愧为电影配乐大师,人与人的情感由音乐连结,使得音乐与电影的艺术更加有魅力。
配乐师介绍

布鲁诺·库列斯(Bruno Coulais)法国作曲家,电影配乐师。
纵横法国电影、电视领域的新锐音乐高手Bruno Coulais。他拥有10年以上的音乐制作经验﹐更曾4度获得 Cesar Awards (法国凯萨奖)。可以说是当今法国数一数二的电影配乐家,精致细密的弦乐编排,让他的作品向来深受学院派的欣赏与喜爱。至今担纲过的电影配乐几乎都是以法国电影为主,也许是因为他的作品向来并非是主流的商业电影,让Bruno Coulais 的音乐总是带有一份冥思、宁静的特质。惯于以自我对于影像第一直觉配乐的Bruno Coulais,很少会为了剧本或是电影中所发生的故事地点,而去修改第一印象的音乐感觉。

部分配乐的电影作品
他所配的很多电影音乐为国内原声迷所熟知与了解,Bruno Coulais 曾以《Microcosmos 微观世界》、《Himalaya 喜马拉雅》、鸟类生态纪录片《Le Peuple Migrateur (Travelling Birds) 迁徙的鸟》、尚雷诺主演的动作片《赤色追缉令》等片四度入围法国凯萨奖最佳电影音乐奖,并以《Microcosmos 微观世界》、《Himalaya 喜马拉雅》抱回两座大奖,2005年最红火的《放牛班的春天》更是被原声迷奉为天碟的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