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响中心” —— 一个聚焦于声音的新型机构
10月1日,北京通州区宋庄举行了一场媒体发布会,一座“声音艺术博物馆”在宋庄艺术区的槐谷林艺术花园落地,吸引了很多关注。在全球范围来讲,“声音艺术博物馆”都是不折不扣的新事物。这家名为“分响中心”的机构由著名艺术家、策展人秦思源与北京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创办人洪峰共同发起,是一个聚焦于声音的非营利文化机构,项目内容包括声音收集、保存、展示、研究、体验、创作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同时携带着历史叙述和当代艺术的双重基因。
秦思源
发布会现场
洪峰(右)、艺术家刘炜(中)与宋庄镇党委书记柳德利在发布会现场
分响中心成立契机
在当代艺术领域活跃了将近二十年的秦思源说,“有时,声音就像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莲蛋糕,一个时光机器,瞬间就能唤起你很生动的记忆。” 他对声音的情结由来已久,最早是玩音乐,2005年又参与组织了声音艺术实验项目“都市发声”,在通过电台征集人们最喜欢的当地声音期间,收到的反馈热度让他意想不到,原来人们对一些特定的声音有那么深的情感。听众的答案,有胡同院子里打枣的声音、鸽哨声、叫卖声,还有出租车的打表声,这些声音所代表的经验和记忆,足以汇成一部生活史。从此,他开始陆续收集属于老北京的各种声音,而这些声音也正在迅速消失。2013年底,秦思源位于史家胡同的家被改造为博物馆,他在其中辟出一个只有6平米的空间,专门展示老北京的声音,企图建立一个老北京的声场,让人眼睛一闭就有回到老北京的感觉。这个6平米的空间竟一时成为文化热点。他的艺术创作也很自然地把声音当成了主要媒介,通过大量作品探讨声音与人们生存经验的关联,而声音艺术也成了他策展工作的主要关注点。
2019年,秦思源创立了个人项目“声音总站”,开始自由探讨声音的各种维度,发展出声音艺术和概念音乐,他想证明,声音这个媒介可以打破各种艺术类型的界限。但这些对秦思源来说仍然不够,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设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艺术类型的范畴,必然要触及更广泛的观众和参与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公共机构。
秦思源与洪峰2020年的结识,成了催生“分响中心”的关键契机。洪峰是宋庄艺术区主要创建者之一,多年来一直关注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他创立的北京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是一家非营利公募基金会,自2011年2月设立以来,先后举办了九届宋庄艺术节、艺术关爱自闭症儿童等一系列公益性艺术活动。秦思源的工作和建立公共机构的设想让洪峰兴奋,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通过北京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它的落地之处就是占地6000平米的槐谷林艺术花园。
槐谷林艺术花园最初主要由“若谷楼”、“虚怀楼”及几株高大的刺槐为组成。“大红大紫”餐厅和后来的集装箱建筑群,以及在其中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让这个地方逐渐变成了一个具有社区意味的存在。近年,槐谷林艺术花园又由著名建筑师柯卫为核心的CHIASMUS建筑事务所担任建筑顾问,艺术家林天苗完成整体规划设计,进行了改造;而为了满足“分响中心”落地的硬件条件,又由青年设计师孙睿和李广参与现场改造的设计与执行,IKONDESIGN负责餐厅、酒吧和档案馆的内部设计,进行了深入打造。
若谷楼可以说是槐谷林的种子。这座建筑由纳德·特赫拉尼(Nader Tehrani)和莫妮卡·庞塞·德莱昂(Monica Ponce de Leon)设计,建成之后曾入选“中国最好的100个建筑”和《现代国际建筑设计案例AtoZ》,不仅迅速成了宋庄的标志性建筑,还因奇特的结构和造型获得了“通县门楼”和“歪把子楼”等绰号,至今已见证了宋庄近20年的变化。该建筑落成于2003年,2010年,因修路面临拆除,经洪峰组织,花了半年时间平移了34米,这一平移工程在当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移至现在的槐谷林艺术花园之后,它开始被叫做“若谷楼”。现在,这栋故事累累的建筑成了“分响中心”的“分响艺术”板块的营盘之一,邀请艺术家和音乐家在此打造声音景观、沉浸式音乐作品、声音叙事或声音装置作品。
洪峰(右)与艺术家林天苗(中)、王功新(左)在声音艺术博物馆墙前留影
平移前的若谷楼
10月1日的媒体发布会期间,“分响中心”有两个板块亮相,“分响艺术”是其中之一。这一板块的亮相方式是题为“音顾”的声音艺术展开幕。“音顾”是一个随时间线展开的系列展,由秦思源与声音研究学者王婧共同策划。本系列展将回顾中国当代艺术30年来出现的声音艺术创作,从10月1日发布会当天开始,展期持续到分响中心2022年5月1日,作品定时更换。10月1日起为人们呈现的是“音顾”的第一组作品,包括王卫的《听》、邵一的《失声》、蒋竹韵的《当前读白》、以及施勇的《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音》,这组作品以“安静”为概念,所有参展艺术品都是关于声音的,可是都没有声音。“安静”之后,人们会听到什么,“分响艺术”将在未来的半年多时间里逐步用展览揭示。
王卫《听》
邵一《失声》
施勇《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音》
另一提前亮相的板块是“分响乐”,为人们呈现了一场颇具实验色彩的演出。“分响乐”邀请了四位在各自领域取得独到建树的音乐人,巫娜、文智湧、邓博宇及李剑鸿在现场自由接力。各种乐器在他们手中有着几乎释放不尽的魔力与可能性,古典、爵士、噪音等各种风格在独奏与合奏中展开交谈、理解和争辩,把现场变成了一个“分响”与“交响”的辩证空间。
除了“分响艺术”、现场演出板块“分响乐”,“分响中心”的其他板块都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揭幕,其中包括核心板块“声音博物馆”,资料中心“分响档案”、儿童项目“音速童年”,以及一系列与声音相关的老北京文化内容等多个板块;此外还有以大红大紫餐厅、“分响吧”为主要支撑的“分响美食”等休闲内容。这些板块预计在2022年5月全部打造完成,那时的“分响中心”将向人们展现它更加完整、立体的样貌。
10月1日“分响乐”演出现场
音顾(文/王婧)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声音创作三十年回顾展
音顾,如回声定位,是一种环境扫描,系统校准;在与历史的共振中,激发未来想象。
此次展览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中以声音为主要媒介的艺术创作实践。展览将突破传统回顾展的纵观与通观视角,采用一种思辨式的人类学立场,乘舟入涟漪,逐层推开历史时间,让不同历史时间点中的作品以组合形式重新在场。每一组作品形成一座岛屿,依据独特的声音概念组合而成,形成特殊的逻辑关系。作品组定时更换,历时半年,最终将呈现出一幅接近完整的中国当代艺术声音创作的群岛生态。
声音,是材质,是工具,也是概念。聆听,是本能,是技术,也是方法。
声音作为艺术媒介,始终存在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声音的技术、思辨与表达,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初期就伴随着艺术家对新媒介的实验与探索,其中包括耿建翌的一组由钟表心构成的装置作品《不寒而栗》(1989/2012),张培力聚焦发声技术与集体记忆、国家权力的录像装置《水—辞海标准版》(1991),施勇通过声音巧妙思辨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作品《扩音现场:一个私人空间的交叉回音》(1995),耿建翌探讨视听表征与认识论关系的录像装置《完整的世界》(1996),徐震使用声音进行社会测试的行为录像《呐喊》(1998),陈箴关注和平与生命疗愈的装置作品《不间断的声音》(1998),《绝唱-各打五十大板》(1998)等。将录像艺术作品纳入声音创作的讨论,也许会引起争议,但如果从技术层面讲,如当代艺术家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指出,录像艺术是基于一种电磁技术,相较于摄影艺术与电影,它事实上与录音技术更加接近。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材料,技术、界面以及艺术展陈生态的发展出现更多可能性,声音创作类型也变得愈发丰富,包括声音录像装置,声音概念艺术,声音物件,声音动态装置,声音公共艺术,声音行为艺术,声音网络艺术,声音生物艺术。在此次展览中,公众不仅可以体验多样的声音创作类型,也将从属于不同代际的艺术家个体表达中感受社会文化,政治制度以及科学技术的变迁。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多使用现象学(phenomenology)或者现实物质主义(realist materialism)对艺术中的声音进行哲学解读,突出声音在经验层面的身体性或者在形而上层面的内在流转性。然而,东方哲学思想体系,尤其是气的哲学思想,为声音赋予了另一种智识能量与内在精神。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声音实践在受到西方声音实践以及西方哲学系统影响的同时,也呈现出其独特的美学思想表达,山水的,怪诞的,恍惚的,预言的,反纪念碑式的。
此次思辨人类学式的声音回顾展将首次为公众提供一个深度了解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当代艺术中声音实践的机会,也为2022年5月分响艺术中心的正式开馆,奏响序曲。
王婧
图片摄影: 陈博 夏嘉
分响中心整体鸟瞰图
从潞苑北大街看分响中心
从潞苑北大街看分响中心
分响美食:大红大紫餐厅
分响美食:大红大紫餐厅
分响档案
分响档案
音速童年
图文提供:宋庄艺术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