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美奖:《丛林中的莫扎特》声音创作上的大胆创新
原文来自:Deadline,原作者:Matt Grobar,编译:於菟
共计2825字,建议阅读时间7分钟。
当乐团在台上演奏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时,人们会为之倾倒,可是交响乐舞台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艺术的奉献精神,有创意的碰撞,有尔虞我诈的心理游戏,有勾心斗角的政治活动,还有残酷的生存本能……Amazon公司出品发行的季播剧《丛林中的莫扎特》(Mozart in the Jungle)将 一一为你呈现这背后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继去年斩获艾美奖黄金时段“最佳混音奖”之后,《丛林中的莫扎特》不负众望,一路高歌猛进拿下了2017第69届艾美奖“剧情及动画类电视剧最佳声音混音奖(30分钟)”。参与此次声音奖单元竞赛的是此前播出的《丛林中的莫扎特》第三季,本季最大的声音制作亮点是在剧集拟音的创作中引入了乐器拟音的概念,你在欣赏时发觉到这一点了吗?
《丛林中的莫扎特》第三季精彩片段
“相较于前两季中以双簧管的演奏和管弦乐队的指挥为代表的古典音乐,第三季则大胆地扩展到了新的音乐领域,增加了歌剧和电子音乐的内容,着实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该剧联合声音编辑总监Peter Carlstedt如此说道。“来自于音乐本身的挑战很少,而更多的是集中在后期编辑时对于音乐演奏物理环境的重建,也即声景的塑造与还原。”
从第二季开始,你就以联合声音编辑总监的身份参与了《丛林中的莫扎特》的声音创作,你认为这个职位可以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改变呢?
Peter Carlstedt:当我接到好友Nick Forshager的邀请电话时,是他的真诚打动了我,于是我们二人共同承担起了该剧声音编辑总监的职责,这也是我俩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合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作为一个拥有古典音乐演奏和音频编辑专业双学位的人,我觉得自己是这个项目的合适人选。
Peter Carlstedt
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更加能够理解音乐家们在舞台上演出时的状态与心境,对于一些别人可能无法察觉到的小细节也会更加仔细,比如小提琴手轻抹琴弓的动作,我会在后期剪辑时配上相应的拟音。
对于这些细节的把控是我参与整个项目的优势所在,我尝试着将拟音运用到乐器演奏的细枝末节上来,以准确还原乃至再塑当时的声景。这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也是最能磨砺我专业技能的工作,我很乐于接手这个项目。
在进行本剧拟音创作的过程中,你是否需要其他有着专业背景并能理解必要的细微差别的拟音师的帮助?
Peter Carlstedt:就我了解到的情况而言,此次我们整个声音部门并没有单独雇佣相关的拟音专业人士,拟音的创作全部出自我们之手。我们一直和Laura Macias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她曾在以往的多个项目中帮我们解决了拟音方面的问题。不仅如此,Laura自己也是一个古典音乐表演者,对很多乐器都非常熟悉,于是这个节目的配乐工作自然而然也就少不了她的身影。
我们声音制作组和音乐组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工作中总是互相提供帮助。通常,他们会将音乐小样发送给我们,然后根据我们的反馈来调整细节,和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来完善乐器演奏时的细节声,甚至连这些声音应该是怎样的音调和响度都会涉及。剧中号手鼓腮吹响长号时的气息声就是音乐组的Laura帮我们创作的。
《丛林中的莫扎特》第三季在音乐方面融入了歌剧和电子音乐,这带来了怎样的挑战呢?
Peter Carlstedt: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挑战更多的是关于音乐所呈现的环境,也就是音乐演奏时的声景重建。剧中的这部歌剧很酷,因为它是在威尼斯演出的,质量是无需质疑的,而且他们冒险进入了乡村,由此所建立起来的声景也是别具一格的,同时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所在。
我必须要说,与莫妮卡•贝鲁奇合作确实很酷,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但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出色的歌剧歌手,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某些场合下使用专业歌剧歌手的声音。这一点难度很大,我们必须要确保这些声音听起来真实可信。
音乐部分中有了歌剧的加入,很明显我们也要再现那个露天的威尼斯环境。虽然我们有专业的ADR配音演员,但还是请来了很多讲意大利语的人,户外录制下他们集群的声音来模拟剧中的环境,希望从听觉上也能将观众带到意大利。这些小细节看似简单有趣,但是十分耗费精力与耐心。
除了乡村歌剧演出这一段,剧中另一个比较喧闹的场景就是球员的罢工,你们是怎样处理这个声音的?
Peter Carlstedt:是的,这也是很棒的一个场景,我们可以添加很多的即兴创作。当进行音轨编辑时,我更关注的是人物的对白和ADR,而Nick的关注点则是音效,有时我们的关注点彼此之间也会有某些重合之处。
在混音的过程中,我负责整理素材,决定要添加哪些声音,声音的强度有多大,是否采用循环效果等等。正是这样一个广泛参与的机会才使得我可以最大化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在声音方面的细节处展现自我能力。最终效果是一个团队努力的表现,我很幸运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
《丛林中的莫扎特》第三季中ADR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Peter Carlstedt: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尽量选择使用现场收录的同期声,尽量少用ADR,这样做的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每一集中ADR的比例是动态变化着的,如果从数量上来说的话,每一集的对白中大概有10到30行属于ADR制作,这只是主演对白的部分,不包含群演的台词。
我知道第三季监狱事件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你能解释一下发生了什么吗?
Peter Carlstedt:我认为关于这一段的整个创意都是由Roman Coppola提出来的,但它是基于Jason Schwartzman的性格。那真的是很酷的一个情节,当我们开始着手工作的时候,监狱所有的犯人都是来自Rikers岛的囚犯,这一点我们之前毫不知情。当你了解到这一点以后,你会更加关注它,因为囚徒们真的被感动了,他们见证了这场全新的表演,正如你在荧幕上所见的那样。
从声音的角度来讲,我们一开始就被告知,Roman希望这一段更接近于纪录片,他想要使用所有在拍摄过程中录制的自然声音。虽然后期经过编辑加工,但我们实际上并没有增添太多的内容,你所能听到的声音几乎都是他们实地录制的。这一点非常酷,可以极大强化临场感,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变得相对简洁了许多。
第三季中哪一个自然场景的声景构建难度最大?
Peter Carlstedt:很难说具体哪一个是最具挑战性的,因为每一集中我们都会遇到比较棘手的场景。例如,纽约市中心的声音非常嘈杂,不仅有出租车、汽车的繁忙交通声,同时还混杂着行人的脚步声和交谈声。这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密度很大的声音网,而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清楚地凸显人物的对白,同时又要兼顾这些背景声不能混作一团。
我们的对白混录师Andy D’Addario非常擅长挖掘、处理对话,当我们第一次听见某段对话的时候,他立刻就能指出哪些同期声可以保留,哪些需要做ADR处理。不管是在纽约还是威尼斯,只要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录制声音就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除非你拥有一个像Andy一样经验丰富的同伴能够帮助你降低后期的工作量。
从声音的角度来讲,第三季中你最自豪的时刻是什么?
Peter Carlstedt:每一集都有它的挑战性,如果非要说最自豪的时刻,应该就是关于意大利那一部分的声音创作。我很喜欢那种声音创作手法,尤其是莫妮卡•贝鲁奇的户外歌剧表演,最终呈现出来的声音效果比现场实录还要好,因为它真真切切地兼顾到了最细小的声音元素。
还有就是关于威尼斯的一些小插曲,比如在城市内纵横河道上穿梭的小船,它们划过水面时船桨吱嘎吱嘎的细微响声我们也做了拟音处理,我很喜欢这样细腻的创作手法,对于这些声音出自自己之手也感到很自豪。
点击查看往期艾美奖相关报道:2017- | 美剧《怪奇物语》凭借声音细节取胜 | HBO美剧《罪夜之奔》声音制作 | 大IP美剧《冰血暴》的声音创作 | 第69届艾美奖声音相关奖项名单 |《地球脉动第2季》出色的声音制作 | 《第13修正案》背后声音的故事 | 《西部世界》中迷人的声音创作 | 2016- | 第68届艾美奖声音类奖项 | 混音师将《丛林中的莫扎特》融入纽约情调 | 《Mr.Robot》混音师访谈 | 《真探》第二季同期录音师采访 | 《权利的游戏》混音师访谈 | 声音设计师/混录师谈《安东尼•波登:未知之旅》的混音制作 | 2015- | 第67届艾美奖声音类奖项 |《科特▪柯本:烦恼的蒙太奇》获纪录片最佳混音最佳声音剪辑提名 | 《 Black Sails 黑帆》声音剪辑总监 Benjamin Cook专访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干货 | 看看50万美金微电影短片大赛的头奖作品-Midnight Toker的台前幕后
经验 | 艾美奖:HBO美剧《罪夜之奔》声音制作
VR声音 | F8 4.0 Ambisonics录音操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