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音”项目发布,喊你来探索太原的声音世界!
感受城市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与当下社会的关系,视觉感官是否唯一的途径?若以声音作为认识一座城市的主导媒介,大众又会否对“本土性”或“地方性”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想象?参与“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以下简称“原音”)项目的艺术家们,从项目搭建伊始便一直围绕着上述问题进行辩思,而在未来5个多月内,他们也将以声音来叙述太原的文化基因。
6月30日于长江美术馆举办的项目发布会现场,项目主持人欧宁带领十数位参展艺术家们悉数亮相。 这个项目的工作坊强调公众参与,现已向公众开放报名,详情请见文末。
发布会现场
“原音”项目在于探索声音与地方之间的情感纽带; “声音是什么?”“地方是什么?”欧宁以“地方声景”角度对其作出了更引人入胜的注解。在对苏州音景项目的回顾之中,欧宁强调“原音”项目工作坊将沿用 “去中心化”模式,在打破传统“导师”与“学生”的身份界限中,使每一个参与者同时拥有授学与受教的经验,实现“共学”的理念和状态。
点击图片观看欧宁《声音与地方》分享视频
如何在太原创作一个有意思的声音作品?声音艺术家秦思源在分享现场向观众展示他过往的作品及项目。与其说那是一种“梳理”,这种回溯更像是一场自我与声音关系的探索。搪瓷盆接枣的声音、出租车打表的声音…不仅唤醒了埋藏于大众记忆深层的声响,同时催促着他们对历史人文、地方营造、与个人关系之间的思考。在与每一个地方社会的深度互动中,秦思源总会发现一些能赋予他创作动机的事物。他相信,太原作为历史重镇,也不会例外。
点击图片观看秦思源《声音、地域与记忆—声音艺术与我们的关系》分享视频
声音研究学者王婧浅析了何为声音研究,让发布会参与者对该学科拥有了具象化的初步认知。城市研究被视觉经验垄断已为恒常,大众对都市的体验几乎与视觉经验画上等号。然而,我们鲜有在意随身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亦或许不曾深究声音与营造地方感、中心感的关系。王婧认为记忆中的声音是一种永恒的防腐技术,是突破基于视觉表征的认知方式,并可从中挖掘多感官的认知潜能。而声音在时空压缩之中,它的身体感依然鲜活,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
点击图片观看王婧《什么是声音研究?一个跨学科学术领域的轻考古》分享视频
回归本土,太原对于城市声音的探寻与留存从未停止。太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建明提到,其组织曾就8个方言点、14个发音人对老太原声音进行收录,以声音的方式传递对城市方言文化的理解。 张建明认为,“豌豆糕”的市井吆喝声虽已不复存在,但太原两千多年的历史砖墙,需要我们为其增添一块“声音的砖石”。
点击图片观看张建明《晋方言与晋文化》分享视频
“原音”希望以声音作为媒介,带领大众在听觉文化之中,挖掘并重新认识太原的地理及文化特征。项目现向公众开放招募,我们诚挚期待你的加入,并一同在声音中寻找属于这座城的独有记忆。
应征者指南
APPLICATION GUIDELINES
要求
REQUIREMENTS
1.应征者对艺术创作、策展、城市研究、历史研究、地方营造要有兴趣并有一定的知识或实践经验;
2.需具环境意识、正念和深度倾听的耐心,此为声音地理学实践的基本要求;
3.获选成为参与者后要自备录音器材。有关录音器材的挑选及田野录音(field recording)之技术应用,本工作坊将邀请声音艺术家进行辅导;
4.参与者可自由报名,经面试入选后免费参与,但需自行承担差旅食宿,长江美术馆将推荐周边可享折扣的酒店。
应征方法
HOW TO APPLY
1.请将个人简历、作品资料在7月18日前以PDF形式发至长江美术馆邮箱:cjmsg89@163.com,邮件主题请标明#太原的地方声景+姓名+同期录音网推荐#
2.长江美术馆将于7月20日公布网络面试名单,7月23日进行应征者线上面试,并于7月24日在长江美术馆公众号与同期录音网公布入选参与者名单;
3.长江美术馆保留名额从缺、补增之权利;
4.如有疑问可以咨询官方微信Naomi-bai并注明“同期录音网推荐”咨询,或者咨询电话15535106934
想更多了解关于太原的地方声景项目,请看该文章,声景项目招募 | 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
想了解声景与实地录音的更多内容,点击下方声景图片链接。对声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声景讨论群,添加小编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简单介绍自己即可。
影像声音制作集训报名中!
业内大咖,小班授课,
(点击下图了解)
同期录音网
公众号|locationsound_cn
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
同期录音网
公众号|locationsound_cn
服务微信|location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