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感到星球感|长江美术馆“原音”项目综述与展览预告
预览:2021年10月22日
开放:2021年10月23日
展期:2021年10月23日至2022年1月9日
综述
从地方感到星球感
欧宁
1
“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是由长江美术馆发起的一个研究太原地方文化和收集太原声音记忆的工作坊和展览项目。项目邀请2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策展人、声音艺术家、声音研究者、专业录音师以及太原本地的学者、作家,加上21名公开征集并挑选出来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参与者(包括旅居外地的太原人),一起在太原进行研学活动,并在大太原区域的不同街区和地点展开广泛的田野录音,发掘太原的历史和现实,探索太原人的听觉经验,辨识太原的地方认同,最后通过一场展览来汇报工作结果和呈现“太原的地方声景”。
“地方”虽然是个地理学概念,但它并非是永固的,而是一直处于流变之中。譬如太原这个地方,不仅它的地理边界一直随时间变动,就连此方水土孕育出来的风俗、文化也无法长久锚定。它所处的山西省域,同样如此。而“原音”项目所搜寻的“地方声景”,更不是恒定的,其地方属性,只能视为在“长时段”(longue durée)的视野下,以及在相对集中的地理范围内,由本地人口和移民人口所共同创造的动态的“文化总集”(cultural repertoire),同时包括着当代声景和历史声景。
所谓“声景”,在此并非仅指物理意义上的声音环境,它还含了更为重要的文化附着(attachment)。所谓“长时期”,是年鉴学派历史学家Fernand Braudel提出的概念,即拉阔的时间视野,包括从历史到当代的连贯发展;所谓地理范围的相对集中,是指要根据不同时期的行政分区变化,框定一个大致的空间边界。而本地人口(natives)和移民人口(emigrants)两个概念是相对的,在流动中会互相转化:本地人迁出变成移民,移民迁入通过永居变成本地人;“文化总集”则是长时期的文化发明、修改、变迁、层垒和积淀的汇总。
通过文献阅读、工作坊共学、田野录音和声音艺术创作,本项目想要深描出一个“听觉中的太原”(Acoustic Taiyuan),并试图搜寻此地仅有、独一无二、具识别性的“声音标志”(soundmark),来界定其“音响身份”(auditory identity),探讨其“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听觉构成。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想象每一个地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必然决定了此地方的文化基因和性格,即所谓“天苞地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拉阔历史的视野之后,发现看似亘古不动的“山川形便”也会被人类活动所改变,而人类的长程流动迁徙并非始自今日的全球化时代,即便历来被视为“山陵复沓,交通梗阻”的太原,在前现代或更早远的古代也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和文化融合。因此,寻找独特的“本地性”(locality)变得非常困难。
设若我们能追随考古学家对太原义井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埙,或金胜村赵简子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磬镈进行测音,我们所听到的也只能说是太原这块土地上曾经出现的金石之声,而不能代表太原的地方性,因这类文物在其它地方也有出土。被奉为“聪圣”、“瞽宗”的师旷虽然活跃在晋国的宫庭,但他的《阳春》《白雪》却是超越地域的。斛律金为盘踞晋阳城的高欢唱出《敕勒歌》,但唱的是西北草原的风景。而晋剧原称中路梆子,起源于山陕梆子,为晋、绥、冀、陕诸省共享。在人口流动所带动的跨地域文化传播中,似乎很难给某种声音贴上专属的地理标签。
太原金胜村赵卿(简子)墓出土青铜镈钟
但具有独特地方属性的声音遗产还是可以找到的。只不过它们因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被人遗忘,在今天不能成为大范围内被认同的地方“声音标志”而已。例如本项目在太原岗北村进行田野走访时所采集到的清末秧歌《卖烧土》:“家住在直隶保定府,我的那名儿叫二木虎。俺爹把我带到太原府,每日里推上车车卖烧土。”烧土是一种只有老辈太原人才熟悉的东西,它是有黏性的黄土,产于太原周边的荒山野岭以及废弃的土城墙如旱西门,价格极便宜,是旧日里家家户户的必备之物,与煤面混合加上水后可和成煤泥,用来烧水取暖。这种标出地名的生活记忆显然是特指的。
叙事性的太原民歌多以自述家在何处开始,《卖烧土》开头一段即说明创作者是从保定来太原的移民。这从一个民间的角度反映了清末太原在“始修路政”之后,外省人口移入的情况。山西省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正定石家庄至太原)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通车,为中法合办,虽是窄轨铁路,却改变了以前只有少数官宦、商人可以往来山西的状况。民国二十三至二十四年(1934-1935),阎锡山主持的第二条铁路同蒲铁路(大同至蒲州)分段修成,仍是窄轨,但并非因为阎要刻意隔绝地方与外界的宽轨连接,而是他量晋省之物力、精打细算的决定。作为山西王,他深明吸纳人口的重要性,包括他一直允许外国人居住,在1945年后留用日俘等均属同样的考虑。
2
山西一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移民频繁和民族融合活跃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晋楚战争导致楚国战俘进入山西地区。东汉以后及至魏晋南北朝所谓“五胡乱华”时期,匈奴屠各部、拓跋鲜卑、羯人大量迁入盐铁资源丰富的河东地区(今运城和临汾一带)。北宋时期的契丹、女真,元代的蒙古人都以山西为聚居地。在这种“胡汉互化”的过程中,太原地区“山川重复,实一都之会,虽后齐别都,人物殷阜,然不甚机巧,俗与上党同,人性劲悍,习于戎马”(《隋书·地理志》),或“其俗刚悍而朴直,善治生而多藏蓄,其靳啬尤甚”(《宋史·地理志》)。出身于河东地区的琴人柳世隆,以独创的指法“柳公双琐”名世,位极南朝宋、齐人臣,“虽门势子弟,独修布衣之业”(《南史·列传》),“常自云马矟第一,清谈第二,弹琴第三”(《南齐书·柳世隆传》),可见其性格之一斑。
体现山西多元文化交融的声音遗产以五台山佛乐最为典型。五台山距太原约三小时车程,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存寺院共47处,是中国唯一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共存的道场,因此五台山佛乐也兼容了青庙音乐(汉传)和黄庙音乐(藏传)。汉传佛教音乐传自天竺,经“深爱声律,属意经音”的曹植汉化之后,“般若瑞响”便变成了中国的“梵音赞呗”。五台山青庙音乐一般包括瑜珈焰口(用于圆寂超度仪轨)、唱诵(每日朝晚课诵)、吹腔(器乐法曲)和散曲(民间杂曲),流传年代非常久远。黄庙音乐自元代因喇嘛向往五台山而传入,一般包括仪轨音乐、非汉文唱诵和吹腔,唱诵是主体。五台山佛乐广泛流播于忻州、晋中、临汾和太原,和出于大同浑源县的恒山道乐并称山西两大宗教音乐。
1933-1941年间,在五台山修佛的胡瑞霖创编了《五台山歌》,颂赞五台山的三宝道场:“高山万仞,五台罗列,文殊古道场。多少琳宫,多少梵宇,供养大法王。佛经万卷,牙签玉轴,满架尽琳琅。高僧头陀,水边林下,都是福田乡。还有那,层峦叠嶂,云起千般样。更不少,奇花异草,有色又有香。”胡瑞霖字子笏,法名妙观,湖北人,1919年因随喜在北京象坊桥观音寺听释太虚讲《维摩诘经》后决定皈依太虚。他举家迁入五台山,在碧山寺侧筑莲花精舍以居,同时向广济篷依喇嘛学餐石度活,后又在显通寺设汉藏学院,致力于翻译藏语经文。《五台山歌》曲调优美,辞藻典雅,表达了佛家子弟对五台山这块信仰宝地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
五台山普寿寺尼众唱颂的《五台山歌》
在历史上,山西因有公元前497年赵简子建成的晋阳城(太原前身)而被视为龙兴之地。在历经北齐的高欢、高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后唐的李克用、李存勖,后晋的石敬塘,后汉、北汉的刘知远、刘崇等帝王在晋阳城崛起之后,宋太祖赵光义火烧水灌晋阳城,毁其龙脉,并在唐明镇建了新城,亦即今天太原的中心城区所在。有意思的是,在太原不能成为帝都的时候,山西还有一个地方吸引帝王的关注,那就是位于运城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的汾阴后土祠。最早是汉武帝想仿效周天子祭天地,因传汾阴将是出周鼎之处,于是设祠于此祭地(所谓“后土”,与“皇天”相对,乃地母之名)。他曾八次亲祀,后继还有五位汉帝以及唐玄宗、宋真宗前往拜祭。据《宋史·礼志》记录,宋真宗祭后土用的是“钧容乐”和“太常鼓”。这些帝王把皇家礼乐带至山西,不仅膏泽挹注了地方的历史声景,还带动了民间高台演戏的风俗,使山西古戏台流布遍地,并出现了“设瓮助声”的声学发明。
山西的文化不仅受到输入人口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还通过输出人口流播到外地。有明一代,在洪武三年(1370)至永乐十五年(1417)间,由朱元璋颁布的迁民令共被执行了18次,其中山西一省因“地瘠民贫”,人口负荷力低下,向全国输出了大量流民,仅洪武初期就有上百万山西人移居他乡,于是就有了“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桐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鹊窝”的民谣传唱。接下来晋商崛起,纵横明清两代,甚至续及民国,他们通过“走西口”从事汉蒙贸易把晋剧、二人台和大秧歌传往关内外的冀、绥地区。于是在近邻今内蒙古黄河河套地区的河曲县,便出现了《走西口》这首著名的民歌。
山西另一次人口大流失出现在光绪三至四年(丁丑年1877-戊寅年1878)的“丁戊奇荒”。这是一次发生在河南、山西、陕西、直隶、山东五省的特大旱灾饥荒,尤以山西最严重。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赤地千有余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祲奇灾,古所未见”。他发出《与牧令书》,进行清荒、劝荒和招荒,由此来自直、鲁两省的客民开始填充山西虚空的人口,并带来了蚕、织新业和异省文化。在清末新政之后,铁路开通,加上后来阎锡山励精图治,山西“物产加多,四方之观风问政者,始源源而来。”
到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山西民社出版的《太原指南》这样概括“太原人之性情”:“晋俗勤俭,民性温和,秉唐虞之遗风,沿揖让之美俗。国风唐风见称于世者,历数千年而未尽坠;虽有天下莫强之谚,李唐奋发之迹,究为一时之变态。而朴素耐劳,忠厚实在,种种美德,不愧二帝三王之遗民。较之各省,第宅虽壮,饮食极简,家资万金,三餐饘粥。美在淳朴,良在勤苦,铢积寸垒,以维生计,此全省之实情。至于一般商人,不义之财不苟取,非分之惠不苟受。三十年前,晋商执全国之牛耳者在此;三十年来,晋人见重于平津鲁豫等市省之财东亦在此。”这样的概括推及全体晋民,跟历代志书的风俗归纳一样,写出了山西地方性格的进化版。
3
进入当代,谈及太原的声音记忆,大多数太原人都会提到“二厂送面嘞!”的吆喝声。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太原面粉二厂为了拓展面粉销路,主动开展走街串巷、送粮上门而形成的城市声景。面粉二厂在当时占据了太原70%的面粉供应,因此送面的声音对太原街巷和人口的覆盖面也就非常之广,成了多数太原人的共同记忆。虽然这份记忆今天难以找到原声录音档案,但它广泛保存于太原人的口述和文字记录之中,成为太原城市史的一个珍贵切片,浓缩了太原粮食加工业的发展、食品供应从统一分配到市场化、平民日常生活的变迁等历史痕迹。
太原的机械化面粉加工业起自1914年山西省商务局总办刘笃敬筹办的太原府电灯新记股份有限公司附属面粉厂,在1960年代归属太原市粮食局统一管理,改为太原面粉二厂;而1923年由山东济南市商会会长穆伯仁与山西籍山东督军田中玉合资的太原府晋丰面粉机器有限公司则改为太原面粉一厂;直至1985年太原面粉三厂成立,三个国营大厂加起来的生产供应能力才结束了太原面粉依靠外调的历史。1992年,在经历了粮食购销“双轨制”的渐进式实验后,面粉凭票凭本供应退出了历史舞台,河南、河北、山东以及山西本省的小麦产区大举进攻太原市场,为了守住自己原有的份额,太原面粉二厂展开了“只要电话通,送面到家中”的大面积营销活动,于是便有了“二厂送面嘞!”的城市记忆。
在市场力量的冲击下,太原面粉二厂奋而起搏,但仍免不了今日停产拆迁的命运。而成立于1958年、由苏联援建、曾位列全国制药“四强”的太原制药厂也在1993年后连年亏损,虽挣扎求存,但亦在2009年宣告破产转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太药调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才,电影录音师李哲的父母身列其中。他们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在北京生下李哲,因避震而把他带到太原,不久又把他托付北京的祖母抚育,在户口注册时把他的出生地登记为太原。在45年后,李哲因获邀参与“原音”项目而首次重返太原,专门乘坐绿皮火车,通过录制它的声音再现了父母当年的听觉经验。他追访太药的遗址,采访父母当年的同事,敲击那些生锈的机器,录下了这个国营大药厂现今的声景,制作了杜比全景声纪录片《出生地》。他的脚步惊醒了空置厂房里的历史尘埃。
说到太原的工业声音,不可不提煤炭的开采。太原的中国煤炭博物馆在地下一层完整模拟了一个竖井的运作环境,包括可让游客坐上矿车在井内行驶。“原音”项目的艺术家们在“井下”体验了矿工的日常劳动情景,录下了矿车辗压轨道的轰鸣之声。在现代竖井开采被引入山西之前,晋祠一带乡村多开挖浮矿,靠牛、驴等畜力把煤拉出到矿山下的平原地区。清末民初赤桥村的乡绅刘大鹏在他撰写的《晋祠志》中记录了当年浮矿在冬季的声音环境:“头悬油鼈将䡐叱,手握皮鞭把犊喓。话说声音犹易辨,本来面目究难瞧。”与春天晋水开闸灌溉、田野上“犁声格桀”的农业声响比起来,它揭示了太原特有的地质资源对地方声景的决定性影响。
除了工业声音,太原还隐藏着一段“工业化制声”的传奇历史。1978年,在太原半导体厂任高级工程师的陕西渭南人田进勤发明了中国第一台合成器“弦控式电子琴”,演奏者通过按弦触键发音,可以运用揉弦、滑弦、拨弦、抹弦的手法,不仅可模拟各种西式乐器,还可演奏出笛子、二胡、板胡、洞箫、唢呐、古琴等的声音,更可制造出火车声、鸟叫、风声、枪声等迫真的拟声效果,田进勤由此被称作“中国电子琴之父”。1980年,太原电子乐器研究所专门因他而成立。在随后的岁月中,他又不断研发出便携式电子民乐琴、电子胡琴、电子扬琴、电子古筝等,可惜因种种原因不能量产,湮没在历史的波涛之下。通过1980年上海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电子琴》和登门拜访,我们才得以听到田先生亲自演奏弦控式电子琴、便携式电子民乐琴和电子古筝的声音。
1980年上海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科教片介绍了田进勤发明的弦控电子琴
大多数太原的声音遗产都只能通过田野走访来聆听,包括太原莲花落、小站营锣鼓、岗北秧歌、常丰皮影戏、古城营吹打九大套、崇善寺斋供和朝晚课的仪式音乐。“原音”项目特邀参展艺术家孙玮的作品《声寺》通过调变他收集的田野录音,突出了256赫兹和432赫兹的频率,强调太原寺庙中暮磬之声的声学特点。秦思源邀请了语言学家郑子宁使用山西的方言古音,选读从唐代至清代与山西相关的文学经典,制作了声音作品《时言》,使我们能踏上穿越山西这块土地过往历史的声音之旅。
由公开招募而来的工作坊参与者陈雪、黄文可、杨薪茹、于刘晶和张侃侃组成的“无介质小组”,在他们的声响剧场作品《并茂2021》中也使用了不少太原的历史声音素材,并以收集来的太原旧物件进行“制声”创作,拓展了“原音”项目的历史维度。刘镔瑶、刘玥和苏鼎翔的综合装置《无垠虚域》以太原龙山始建于北齐时代的童子寺燃灯塔周边的田野录音为基础,以即兴写作、绘画和3D拟建的方式与历史遗迹展开互动,构建了燃灯塔在美术馆中的虚拟听觉空间。
4
在当下太原,即使在全球性流动受到疫情抑制的情况下,其地方性亦已被极大地稀释。这是全球所有城市共同存在的现状。移民、物流、文化的输出与输入都在挣脱地理的约束,流动性是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在追逐的现代化“共识”,而所谓“发展”,更是天下共愿,人所难免。在这种事实里,“地方”再不是段义孚所说的“暂停”。如果我们仍然认同社群之必要,那么社群所栖居的“地方”再不是静止不变的想象,或许它仍可以锚定在大小不一的行政区域边界之内,但从内到外都无法形成阻隔,无法限制流动,也无法拒绝发展。在流动和发展的冲击下,社群和地方都是变动不居的,“安土重迁”只是一种过去的美好愿望。故此,要维持地方感,我们只能不断放大我们的“家乡”:从依恋“本地性”到尝试“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从执着于“地方感”延伸至“全球地方感”(global sense of place),甚至“星球感”(sense of planet)。
“星球感”就是把地球当作人类的家乡。当我们的宇宙邻居收到卫星送到太空来的古琴名曲《流水》,它们会说,噢,这是一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声音!“星球感”的背后,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世界主义(ECO-Cosmopolitanism)思想,它批评人类过度的“发展”热望,认为这会毁掉人类自身和其它物种栖居的“地方”;而人类念兹在兹的流动性,会导致普天下的“地方”日渐趋同,最后只能到外星去寻求差异。正如我们在今天进入太原的繁华路段,会立刻发现围绕我们耳朵的声音和上海、纽约、伊斯坦布尔、内罗毕的没什么差别,都是嘈杂的交通噪音和因为密集共振而失去语言意义的抽象人声。在太原,宋城的城廓边界曾是砖头砌成的城墙;而在今天,城墙荡然无存,它的沿线变成噪音织就的边界,由快速密集、极少间歇的车流串连而成。高分贝的噪音变成所有城市的共性,喧哗吵闹变成了地球的“声音标志”。
处于如此时代,要辨识太原声音的地方属性似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回望历史,发现历史也逃脱不了流动和发展的咒语。声音在本体论意义上只是一种物理振动,只有将之视作一种感官文化(culture of sense),才有可能与地方关联。《史记·乐书》有云:“声音之道,与正通矣。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者不乱,则无惉懘之音矣。”这是把“五音”与治术相关联;而《周礼》记载夏朝曾设官职“训方氏”: “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正岁,则布而训四方,而观新物。”可见统治之道,在于管好地方,而训方氏的工作,即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placemaking,只不过他们是在官位而非民间而已。在小国寡民的古代,一个地方的风俗之生衍、文化之濡化,历久而养成相对稳定的“本地性”,但若遇上风云激荡,此“本地性”也会疏松甚至流失。
2021年8月2日原音工作坊合影
所以,“原音”项目把地方及其声音都视为动态的“文化总集”,动员艺术家与参与者探索和纪录太原的地方声景,在田野走访的基础上展开艺术创作。原则上,所有参展作品都必须与太原相关,同时使用声音作为主要媒介,亦即它们都必须是针对特定地点的(site-specific)的声音艺术,这里的“地点”(site)是指太原这个城市的地理定位,而不是含义更丰富复杂的“地方”(place)。本项目鼓励对太原声音的地方属性的发现和研究,但对其DNA的鉴别并不固定在一个绝对的标准。为了避免田野录音总是局限于有条件购买专业设备的人群这种状况,我们通过李哲找到了五位太原制药厂的老工人,给他们每人都发放了配耳机的ZOOM H1N录音机,在解释基本的使用方法和录音要领之后,由他们自己去录取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同时,还向2005年英国声音艺术家Peter Cusack的“最爱的北京声音”(Favorite Beijing Sounds)项目学习,通过《太原晚报》和太原地方历史文化微信公共号“太原道”,发起“我最喜欢的太原声音”的公开征集,扩大公众参与度。最后太药工人的录音和公众的投稿都成为展览的一部分。我们希望人人都可以成为录音者(recordist);在太原的地方声景中,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声音生态位(sonic niche)。
5
在特邀艺术家对太原的前期田野走访和工作坊期间,所有艺术家和参与者对太原所作的田野录音都自愿上传至耳聆网供彼此使用作为创作素材,公众也可以下载分享。特邀艺术家刘昕的人工智能声景作品《游走》,声音素材就全部取自耳聆网和国际田野录音分享网站Radio Aporee,太原和世界各地的录音被AudioSet-YouTube语料库训练的YAMNet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自动进行识别、分类、重组、卷积(convolution),从而生成放大的“全球”新声景。工作坊参与者陈昊的感光声音装置《此处无声》除了使用自己的田野录音,也共享了工作坊其他参与者的太原录音,观众在黑暗中要打开手电筒才能让隐形的音源发声,多音源组成了太原的声音地图。
参与者符永鑫的作品《广场》在太原城隍庙广场采用了特殊的录音办法,他把录音机吊挂在气球上采集人声和环境声,并拍成视频,与声音并置在美术馆的非正式展示空间等待与观众的偶遇。徐婉茹的《可乐行动》进行了特殊的“制声”实验,她把一个太原生产的可乐罐放在街头被车流压扁,然后穿上绳子在街上“遛”它,这个“怪异”的行为以及可乐罐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吸引陌生人上前攀谈,整个过程被以视频和录音两种形式记录下来。
作为外地人,特邀艺术家张安定和赵丛都以定点的形式进入太原的声音世界。张安定选择了美术馆所在的东山晴社区,通过日复一日的闲逛来细致观察这个社区的空间和人,谈话,用身体与周围的事物进行碰撞拍击,制造声音,写诗,录音,来找出“这是个什么地方?”的答案。他的系列声音装置《露台》(包括“这是什么地方?”,“想象的风景 I、II”和“回家的路”)选择安装在美术馆的露台来发展与对面社区的对话,声音有的是印象式的,有的是叙事性的,有的来自实地录音,有的则从互联网采集,他把抖音、快手、网游、Clubhouse等视为声音的新田野。
与张安定聚焦城市的一个点不同,赵丛的作品《6×6》根据太原地图在北部城区选择了36个点进行网格式的布阵,与八个工作坊参与者一起合作对每个点不同时段进行两次以上实地录音,声音采样最后通过阵列式亚克力管播放。参与者中也有太原本地人,但这个随意选择的区域也是他们的盲点,以此办法收集不确定的声音状况成了他们再认识自己城市的有趣方式。赵丛另一作品《太原的角落》把在太原收集到的小杂物放在若干个分布在美术馆不同角落里的家庭舞会旋转灯上,与灯的电路摩擦而产生随机声响,这也是她平时表演用的“乐器”。
2021年6月26日特邀艺术家实地考察
颜峻为展览创作了四个作品。《户型图(太原的身体、空间和数学)》选择了东山晴社区的一类户型,按原大尺寸把平面图复刻于美术馆展览空间的地面上,以此框定了另外三个作品的边界:《凯旋街的昆虫(太原的生命、社交和街道)》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了美术馆对面一个小餐馆里的电子灭蚊灯捕杀昆虫的声音;《空气雕塑3号(太原的空气、时间和交易)》用一个塑料袋让在太原收来的二手空气净化器的风和声音“显形”;《一次呼吸(太原的身体、时间和环境)》在太原拍摄了自己6秒的呼吸,但声画被同步放慢了1000倍,从而放大了身体进入地方方的时间,让屏幕变成了时间的显微镜,而呼吸声和环境声则变成了难以分辨、不可逆转的噪音。这种观念和Alvin Lucier著名的极简主义磁带音乐作品《我坐在一个房间里》(I Am Sitting In A Room, 1969)同理,后者不断反复录播自己在同一个房间里说的同一段话,直到语音由于房间内的共振频率变化而变成抽象噪音。
殷漪在展览中致力于探讨地方建筑材料与声音的关系。他的作品《你的声音里》收集了太原各种地板材料,包括砖、石、毯、塑料等,重新铺设了美术馆的旋转楼梯踏步,通过观众上下楼的踩踏来发出不同的声音。艺术家在这个互动声音装置背后的思考是:何为地方建筑?何为地方声音?一个地方因应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生活、生产、工艺、风俗等人文要素,使用本地材料和本地营造法建造出来的建筑一般被称作风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它具有可识别的外部造型和空间属性,因此也可能产生独特的声学环境。但在一个市场力量无远弗届、建筑材料跨国流通、技术传播没有屏障的时代,特别是在大都市地区,守持地方风土风格将变得非常困难。中国新建的所谓传统建筑实质上只是承袭了特别表面化的造型象征,而没有把过去为了适应地理条件而形成的地方智慧应用于当代。或许是现实改变了,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满足怀旧的需要。对殷漪来说,这个作品最大的挑战来自对建筑材料的市场路径的辨识,亦即确认其本地性。而本地性,正是“原音”项目所努力追问的核心。
对太原历史音景和当代音景的扫描,是地域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作为省会城市,太原联系着山西全省,我们从对太原的凝视出发,把目光推及整个省域。在“本地性”加速流失的时代里,要编织一张越来越大的网,才能对它有所捕获。但“捕捞”永远只能俟时而成,而主动“生产”也许才能保证更大的收获,正如在田野录音过程中,我们既游逛采集、又主动“制声”一样。在当代条件下,由一个地方共时生息的所有人(包括本地人和移民)去共同创造新的风土、新的民俗、新的声景,从而衍成新的“本地性”,苞育新的地方认同,这才是我们属意的地方实践。从它所需要的“长时段”建设和广泛参与来说,“原声”项目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2021年10月13日。
中文参考书
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刘北成、周立红译,《论历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康儒博著,顾漩译,《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阿兰·科尔班著,王斌译,《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薛首中主编,《山西音乐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
安介生著,《历史地理与山西地方史新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沈艾娣著,赵妍杰译,《梦醒子 : 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李炳卫编,《太原指南》(太原:山西民社,1935年;太原:三晋出版社,2015)
英文参考书
R. Murray Schafer,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 (Rochester: Destiny Books,1993)
Lucy Lippard, The Lure of the Local: Senses of Place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New York: The New Press, 1997)
Doreen Massey,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in Trevor Barnes and Derek Gregory eds, Reading Human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97), 315-323
Ursula K. Heise, Sense of Place and Sense of Planet: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of the Glob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项目时间线
2021年6月26-30日
特邀艺术家田野考察。
2021年6月30日
项目发布及招募。
2021年7月20-23日
应征者线上面试。
2021年7月25日
获选参与者名单公布。
2021年7月31日-8月2日。
实地工作坊研习
2021年8月1日
“默声|Sounding the Silence”演出
2021年8月3-5日
分组田野录音
2021年8月6日
分组汇报
2021年8月28-30日
线上工作坊提案及讨论
2021年10月11-21日
展览制作
2021年10月22日
展览开幕
开幕报告会
区域研究与声音实践
2021年10月22日16:00-18:00
欧宁,2003年和2005年拍摄了两部城市研究纪录片《三元里》和《煤市街》,2009年担任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2011年创办《天南》文学双月刊并任主编,同时发起“碧山计划”。2016-201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学院教授“中国城乡研究”与“策展实践与地方营造”两门课程。2019年至今担任波士顿艺术、设计与社会研究中心(CAD+SR)高级研究员。2020年开始他重新进入声音研究领域,主持和策划一系列声音艺术工作坊和展览,包括“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苏州寒山美术馆,2020-2021年),“村声工作坊”(苏州容春堂,2021年),“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太原长江美术馆,2021年)。
张安定早期主张城市声响的政治学聆听,以及基于行走/听音/研究相结合的城市微观声响地理实践,出版《谁的乌托邦》《雍◎和》和《I·Mirror》等多张基于田野录音的电子原音唱片。近年,他开始关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驱动的新声音文化景观,转向声响写作、声响剧场表演与声音装置等多媒介形式融合的创作,完成《寄生/声》,《声墟》以及《田野》等作品。2016年秋至今,开始实验电子音乐创作和现场声音与视觉表演,出版“大平原组曲”《亚伯拉罕的机器》《荒舟》《不完全契约》与《剧场契约》四张专辑。曾参加了大声展、广州三年展、首尔City Net Asia双年展、伦敦China Power Station、中国声音大展、OCAT声音分裂展、中国美术学院首届跨媒体艺术节等展览和演出。
陈霖,笔名林舟。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影视高等教育学会媒介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理事等。研究领域为文学和媒介文化批评、公共艺术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交往理论视阈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传播研究”等。著有《事实的魔方》《因疏离而贴近》等。曾担任上海世博会官方纪录片《城市之光》文学指导,大型人文纪录片《苏州史纪》文学撰稿。
于渺是一位研究者和策展人,伦敦艺术大学讲座研究员,中国美院国际MFA项目的特聘教授,也是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编委。她曾获得第十四届ACC年度策展人提名奖、2018年YISHU当代艺术批评奖,2017年泰特美术馆亚洲研究奖、2015年CCAA当代艺术批评奖。曾担任Hyundai Blue Prize策展奖、“保时捷青年艺术奖”以及“青年艺术100”的评委。于渺也是2021年OCAT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2020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发现奖单元的策展人。她合作写作的英文专著Uncooperative Contemporaries: Shanghai Art Exhibitions in 2000由伦敦艺术大学出版。
主持人:金佐宁
金佐宁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后入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院,主修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金佐宁注重如何消除生涩的学术话语与文化原生社会间之隔阂,亦关注如何让艺术重回社会参与式(socially engaged)甚至是社会发起式(socially initiated)的状态之中,因而逐渐转向以艺术形式展现其学术研究成果。其声音装置《归》曾于寒山美术馆 “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 展出;创作中作品包括《是,我》《广瞽仔》《与匹嫂们的跌匙卡唇》《禺东二路7号》《Rényì》等。2021年,金佐宁所策划之展览项目 “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的「现代性」” 入选OCAT 研究中心 “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终评名单。
-END-
·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进入美术馆区域须出示健康码及行程卡,如14天内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行程卡带星标*),必须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及健康码绿码方可进馆参观
· 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入馆前须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场
? 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凯旋街89号
? 公共交通:85路 凯旋街东峰路口站
☎ 联系我们:18100340757
? 微信小程序:千渡长江美术馆
视频号:千渡长江美术馆
小红书:千渡长江美术馆
微博:千渡长江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