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声音为斯皮尔伯格真实故事影片带来巨大作用(上)
这是我们为今年奥斯卡准备的文章,可惜斯皮尔伯格这部《The Post 华盛顿邮报》并未入围声音奖项,只提名了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所以文章搁置下来,正好最近发布同期录音的文章比较多。这部影片,本是我们非常看好的,声音-特别是对白非常有特色,先看听预告片:
对于同期录音混音师Drew Kunin来说,《The Post 邮报》只是参与电影的几十分之一,他的职业经历包括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
– 谍战惊悚片《间谍之桥》中,Kunin和Andy Nelson以及Gary
Rydstrom在2016年分享了奥斯卡最佳声音混录提名。作为一名纽约本地人,Kunin从1984年开始就在Jim
Jarmusch贾木许的独立电影《天堂陌影》做实习生。
提到《间谍之桥》,同样由汤姆汉克斯主演,同样是历史事件片,《The Post 华盛顿邮报》不仅让斯皮尔伯格和汉克斯重聚,剧组中很多工作人员都与斯皮尔伯格曾经工作过,所以拍摄起来大家都彼此熟悉。

现场斯皮尔伯格与主演汤姆汉克斯及梅尔斯特里普
来源:Niko Tavernise / 20th Century Fox
这部还原70年代最著名的历史事件,表现新闻工作者与强大权利作斗争的故事,有极多的对白,据《五角大楼文件》披露,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总统一再误导公众美国在越南的行动,尽管政府声称在追求和平,但在幕后却暗中扩大战争。如果不是因为埃尔斯伯格和《纽约时报》以及《华盛顿邮报》介入而出版这些文件,真相可能就不会被曝光。所以幕后的故事是非常紧张波澜的,声音是重要的一点。


现场双杆录制Ben(Tom Hanks)和Kay(Meryl Streep)之间办公室对话的场景对比,双机位只好使用两个杆
来源:Niko Tavernise / 20th Century Fox
在纽约的前期拍摄时间仅为11周,尽管这是Kunin今年的第四个项目(Wonderstruck,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以及 The Upside),我作为同期录音师、话筒员为Michael Scott和Utility Jeanne Gilliland,这一年一直是这样。“我不知道导演从最早筹备一季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等所有事情,但速度真的非常快。自70年代以来,对斯皮尔伯格来说应该是用时最短的拍摄,当然也没有这么快的后期制作,“Kunin说。

同期录音混音师Drew Kunin在填写现场录音记录单
来源:Niko Tavernise / 20th Century Fox
前期拍摄非常重要,在视觉方面,导演很相信长期合作的摄影师Janusz Kaminski,非常在意整个1971年美国的视觉细节,因此前期制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使用Panavision Panaflex Millennium XL2s 35mm胶片摄影机拍摄了新闻编辑室,办公室和晚宴的场景。

摄影大师Janusz Kaminski在“The Post”现场
来源:Niko Tavernise / 20th Century Fox
而在音频方面,“同期录音特别重要,这个剧本中有太多的对白,”Kunin继续说道。“《间谍之桥》主要对话的演员已经很多,最多有时有五个人,但是在《华盛顿邮报》这部影片,在一个场景中最多有十五个演员。剧本真的很棒,对白非常简洁明快,场景充满了话语,显得紧张有力。“为了录制大量的对话,Kunin使用Sonosax多轨调音台和Aaton Cantar X-3录音机。

轨道移动镜头,话筒员举杆跟在后面
来源:幕后花絮截图
斯皮尔伯格也非常理解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获取优质同期录音和制作声音的重要性。Kunin指出:“他总是认真倾听声音,但他更多地成为了一名现场同期录音重要的倡导者,因为他真的希望同期录音不会有问题。他想要用同期声音而不要后期ADR。”
幕后制作特辑视频:
未完待续,更多同期录音幕后请继续关注下一期。
相关报道:
| 后18奥斯卡:电影《邮报》如何用声音重现1971年报社的繁华与喧嚣 |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