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部最佳电影混音!雨果 Hugo 2012
2012
Tom Fleischman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混音格式:Dolby Digital|DTS|SDDS
同期录音师:John Midgley
终混师:Tom Fleischman
声音奖项:奥斯卡最佳声音混音,奥斯卡最佳声音编辑等奥斯卡5项大奖11项提名,BAFTA 最佳电影声音,CAS最佳电影混音大奖,MPSE最佳电影音乐编辑大奖等众多奖项。
马丁·斯科塞斯是新好莱坞运动的主将,已经拍了近30部电影,还有纪录片、短片、广告、电视剧等各种影像作品,至今仍活跃在影坛,这是Martin Scorsese首次执导3D电影,改编自Brian Selznick获奖小说《雨果·卡布雷特的发明》。
预告片:
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末巴黎一个繁忙火车站,主人公12岁孤儿雨果藏匿在墙壁后的暗窄通道里,他会在每个夜晚的烛光下给火车站的27座时钟一丝不苟地上油、校准;死去的父亲给他留下的唯一遗产便是神秘笔记和一台旁人眼中完全是垃圾的机器人,雨果从一本木刻书得知这个机器人可以写字作画——如果有天他能把它修好。
影片其他主要角色包括车站玩具店的老板乔治斯、他的孙女伊莎贝拉,以及另外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女孩。雨果为了得到修理机器人的零件到玩具店偷东西,最终发现古怪老板原来就是隐姓埋名的乔治·梅里耶,他的《月球旅行记》是雨果父亲生前最喜欢的电影。
影片中致敬梅里爱片段:
在这个SoundWorks Collection的采访中,制片人Michael Coleman与《雨果HUGO》的奥斯卡获奖声音团队坐下来,包括联合声音编辑总监Philip Stockton、联合声音编辑总监Eugene Gearty和终混师Tom Fleischman。
马丁斯科塞斯Hugo 雨果的声音团队的采访,声音总监Phil Stockton(2次奥斯卡最佳声音编辑提名,并凭借hugo获奖,4次艾美奖提名1次大奖,9次MPSE提名4次大奖,等等众多奖项), 声音主管Eugene Gearty(3次奥斯卡最佳声音编辑提名,并凭借hugo获奖,3次艾美奖提名1次大奖,10次MPSE提名4次大奖,一次CAS提名等等众多奖项) ,终混师Tom Flashman(5次奥斯卡最佳声音编辑提名,并凭借hugo获奖,5次艾美奖提名3次大奖,13次CAS名6次大奖,等等众多奖项)
这个声音团队有非常丰富的声音制作经验,马丁斯科塞斯一般都会用信任并且喜欢的工作人员,很多人都有很长时间的合作,声音团队与导演也有数十年的合作基础,终混师Tom Flashman从马丁斯科塞斯1980年经典作品《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就开始合作了,Eugene Gearty与Phil Stockton都是从86年开始,这不仅仅是一个长期的开放式的漫长历程,对于很多人来说,包括摄制组各个部门,一代又一代培养了很多人,像一个大的电影学校。
通常拍摄是在声音后期制作前一年开始的,后期团队也会去录一些音效,给剪辑及导演听可以用的声音,如果有同期对白,有时候也许会有一个粗混,预混。就是现场剪辑把剪辑的素材片段发给声音后期,然后声音后期做好再发回去。剧组也时不时会联系他们,例如说有一场可能有很难解决的声音问题,看后期这边能不能先做些什么事情。声音后期拿到的剪辑片段通常就是第一次看到的场景。
在拍摄过程中经常会有放映会(应该是胶片时代的一个流程,检查冲洗样片有没有品质问题),在导演马丁这里,声音后期的人也会有人参与看片儿。后期制作中大家很少得到剧本,在对白方面没有给声音部门任何最初的想法,但导演总是说,“我想听对白”,这是声音得到的第一个方向。通常导演不会让声音部门仔细去看整部影片的放映会,但剪辑师会与声音后期部门沟通,他们需要什么,导演想要什么,然后声音部门就去做。
有一次声音总监斯托克顿与终混师尤金参加了一场放映会,然后导演特别让他们坐下来,看了很多相关的老电影。有的时候,导演有着非常明确的想法,他想要声音像那个时代的喜剧电影,所以放映了雅克·塔蒂的《玩耍时间》,有了这个踪迹对于声音团队来说就太棒了。
导演、摄影在现场
有一次导演发给后期一些杜宾狗的叫声,他想在看剪辑时就能听到脚步声和狗叫声。还详细讨论了UM车站巡视员的脚步声,有点像坐飞机时听到的那种效果,脆脆的,咔哒咔哒的脚步声,导演很喜欢这样,有些夸张的效果。
这部电影以那个经典时代的大巴黎开始。你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在哪里生活。但是对于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声音团队在最后混音才看到CG画面,这是相对较晚的,所以声音团队会去想,CG部门会为巴黎创造一个什么的氛围,但整个巴黎的声音气氛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尽管后来也被指出了一些问题,但不是大问题。但火车站的内部,因为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相关画面,这是很大的问题,好在这里詹姆斯霍华德的音乐特别出色,很多地方都是以音乐为主,声音部门做了时钟,呼啸而过的汽车,与画面相关的音效,进站的火车,人们穿梭站台,火车的蒸汽……
所有声音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霍华德的音乐是如此的出色,这里会以音乐为主,声音团队并不想过多的展示音效,但它们确实存在。在开头这场戏自主录音的话,就是一开始的时钟,希望声音就像在时钟里感觉一样,肯定要突出它们,其中一句台词“时间就是一切”,所以就有了所有的各式各样的时钟。
钟表对于声音团队是一个很NB的挑战,对于声音人这是一种让人梦寐以求的声音,机械方面的东西。钟表是影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导演马丁也给了一些提示,主要是希望每个钟表听起来都不一样,然后声音团队做了一些小样声音给导演,反馈认为有的音色偏脆,有的觉得声音太大,然后声音团队又回去接着搞,非常有挑战性。
注意麦克
有趣的是,导演对声音团队说“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你们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没有真正的规则”,他希望声音团队可以自己去做一些真正的录音,于是他们去录制了很多全新的钟表和机械构造的声音。导演也帮着去联系,在纽约的人寿大厦,布鲁克林的银行,还有一个巴黎的博物馆,声音团队都准备去各地录音了,才发现展示用的钟表大都只是摆设,里面并没有机械装置,或者链条脱落而无法工作。
最终,使用许多不同元素的滴答声和机械装置录音然后将其重复地制作成一个时钟。
在2011年,7.1混音是大制作电影的标配,全景声还没有开始,但胶片放映是不支持7.1的,只能在数字影院看到,声音团队非常喜欢7.1的混音,可以更全面广泛的展示声音。在开头那个火车站的大钟,房间里所有的机械装置都在动,但那里音乐已经进来了,在混音时,平衡大动态音效与音乐是个难题,但7.1的优势就能在这里体现。在《雨果》这部影片,音乐比通常的电影都要多,霍华德·肖的作曲得到了认可,获得奥斯卡最佳作曲提名。终混师Tom Flashman说音效与音乐的混音是个极大的挑战,但又很棒。当影片开始,在这里花了不少时间,直到火车从铁轨进站那一刻,他为这段“噩梦般”的声音场景找到了钥匙,作曲在这方面也很厉害,知道哪里应该放手,整部电影中有不少音效与音乐互让的地方。
声音编辑总监Phil Stockton说,他的工作首先就是会挑选一些同期麦克的声音,挑选认为最好用的那一条,通常会倾向于先听枪麦,然后再把无线麦克声音放进去,只为了听清词,然后再隐藏,有时候也会一起用。
Phil Stockton的一个助手,帮Phil整理所有的工作日报,有一天他来了,说:“我从那里听到的全是用个蒸气音效,到处都是“。不过,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整个主场景之一的火车站都是蒸汽,现场所有的机器也都发出噪音,在这种情况下,杆麦声音通常是不能用的,所以不得不用无线麦克声音来做很多工作,然后还要挑出无线里那些有衣服噼啪声摩擦之类的噪音什么的,所以要试着找到那些没有噪音的同期声,这样就比平时的电影多做了很多工作。
火车站来说是一个挑战不仅是蒸汽,在火车站还有数百名群众演员到处乱转,所以有这种持续的人们走动的噪音,即使他们没有说话,你仍然可以听到它。好在这些都在画面里,加上音乐和环境轨,这些噪音基本都能掩盖。
在火车站里的声音总是有很多音轨,特别是在机器人场景的开头,当两个孩子在他的房间里,他们即将开始打开那神秘的东西,他们之间进行了对话,他说认为这是他父亲给他的信息,那里的同期录音非常非常嘈杂,
但导演又不想做ADR,坚持要用现场的表演和同期录音,所以声音部门在这里非常艰难,在能看到的地方就会加上蒸汽的音效,来证明这里的噪音大是合理的。
导演就像现在的很多导演一样,他们爱上了现场的同期录音。这对于机器人塔玛顿是不可能使用的,因为拍摄时这个机器人塔玛顿完全使用了现代的伺服系统,这些声音是无法用的。或者,或者至少我认为主人公他们俩当时应该因为环境嘈杂而大声喊出来,这样我就可以把我所有的音效都放进去,但也没有。
导演和制片人都喜欢同期录音的机器人声音,试图艰难的说服他们这是一种现代的声音。最终,花费了很多时间去试图隐藏同期的声音,这是一个整体的想法,花了几周时间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才想出办法。声音团队也联系了机器人的本·富兰克林研究所负责人,他们还有当时机器人的原型,他们告诉Eugene Gearty,那时的机器人本身并没有任何声音,几乎完全机械的,这些相互连接的齿轮可以想像成精美的珠宝,会被很好的润滑和匹配,几乎不会发出声音,更没有任何电子声音。
Eugene Gearty是这里的声音设计师,最终剪掉了那些同期音轨,只保留了手臂的声音,因为讨论了很多遍,Phil Stockton认为最终声音做的非常棒,实际上内部还是CG做的,只在最后的阶段才看到。而且CG的不确定造成剪辑及片长度经常修改。
《雨果》特效幕后特辑: